您现在的位置是:网站首页> 编程资料编程资料

Vue3 diff算法之双端diff算法详解_vue.js_

2023-05-24 407人已围观

简介 Vue3 diff算法之双端diff算法详解_vue.js_

双端Diff算法

双端Diff在可以解决更多简单Diff算法处理不了的场景,且比简单Diff算法性能更好。本篇是以简单Diff算法的案例来展开的,不过没有了解简单Diff算法直接看双端Diff算法也是可以看明白的。

双端比较的原理

引用简单Diff算法的例子 - 案例一

oldVNode: { type: 'div', children: [ { type: 'p', children: '1', key: '1' }, { type: 'p', children: '2', key: '2' }, { type: 'p', children: '3', key: '3' }, ] }, newVNode: { type: 'div', children: [ { type: 'p', children: '3', key: '3' }, { type: 'p', children: '1', key: '1' }, { type: 'p', children: '2', key: '2' } ] }

简单Diff的不足

这个案例使用简单Diff算法来更新它,会发生两次DOM移动操作。然而这并不是最优解,其实只需要将 p - 3 节点移动到 p - 1 对应的真实节点前面就可以。

这是理论上的,简单Diff算法并不能做到这一点,要想实现还得看双端Diff算法。

双端Diff介绍

顾名思义,双端Diff算法就是同时对新旧两组子节点两个端点进行比较的算法,因此需要四个索引值指向新旧虚拟节点列表的两端。

结合该案例来看双端Diff的方式 - 案例二

 newChildren: [ { type: 'p', children: '4', key: '4' }, { type: 'p', children: '2', key: '2' }, { type: 'p', children: '1', key: '1' }, { type: 'p', children: '3', key: '3' } ], oldChildren: [ { type: 'p', children: '1', key: '1' }, { type: 'p', children: '2', key: '2' }, { type: 'p', children: '3', key: '3' }, { type: 'p', children: '4', key: '4' } ]

newStartIdx / newEndIdx / oldStartIdx / oldEndIdx四个指针分别指向 新节点的第一个元素 / 新节点的最后一个元素 / 旧节点的第一个元素 / 旧节点的最后一个元素,指向的这四个元素称为 oldStartVNode / oldEndVNode / oldStartVNode / oldEndVNode。有了这些信息就可以互相比较了。

Diff流程

第一次diff

  • 第一步:比较旧的一组子节点中的第一个子节点 p-1 与新的一组子节点中的第一个子节点 P-4,看看它们是否相同。由于两者的 key 值不同,因此不相同,不可复用,手是什么都不做。
  • 第二步:比较旧的一组子节点中的最后一个子节点 p-4 与新的一组子节点中的最后一个子节点 p-3,看看它们是否相同。由于两者的 key 值不同,因此不相同,不可复用,于是什么都不做。
  • 第三步:比较日的一组子节点中的第一个子节点 p-1与新的一组子节点中的最后一个子节点 p-3,看看它们是否相同。由于两者的 key 值不同,因此不相同,不可复用,于是什么都不做。
  • 第四步:比较旧的一组子节点中的最后一个子节点 p-4 与新的一组子节点中的第一个子节点p-4。由于它们的key 值相同,因此可以进行 DOM 复用。

在第四步找到了可以复用的节点,说明它的真实DOM节点可以复用。对于可复用的节点通过移动操作即可完成更新。

那么该如何移动呢?分析下第四步比较过程的细节,第四步比较是比较旧的一组节点中的最后一个子节点 和 新的一组子节点中的第一个子节点。这说明节点 p - 4 原本是最后一个子节点,但在新的顺序中,它变成了第一个子节点。对应到代码,就是将索引 oldEndIdx 指向的虚拟节点所对应的真实DOM移动到索引 oldStartIdx 指向的虚拟节点所对应的真实DOM前面。

第一次比较完之后的情况如下:

code

第一次比较对应的代码

function insert (el, container, anchor) { container.insertBefore(el, anchor) } function patchChildren (n1, n2, container) { if (typeof n2.children === 'string') { } else if (Array.isArray(n2.children)) { // 到这里说明子节点都是数组类型 patchKeyedChildren(n1, n2, container) } } function patchKeyedChildren (n1, n2, container) { const oldChildren = n1.children const newChildren = n2.children // 四个端点指针 let newStartIdx = 0 let newEndIdx = newChildren.length - 1 let oldStartIdx = 0 let oldEndIdx = oldChildren.length - 1 // 四个端点元素 let newStartVNode = newChildren[newStartIdx] let newEndVNode = newChildren[newEndIdx] let oldStartVNode = oldChildren[oldStartIdx] let oldEndVNode = oldChildren[oldEndIdx] // 开始Diff if (oldStartVNode.key === newStartVNode.key) { // 第一步 oldStartVNode - newStartVNode } else if (oldEndVNode.key === newEndVNode.key) { // 第二步 oldEndVNode - newEndVNode } else if (oldStartVNode.key === newEndVNode.key) { // 第三步 oldStartVNode - newEndVNode } else if (oldEndVNode.key === newStartVNode.key) { // 第四步 oldEndVNode - newStartVNode // 调用patch打补丁 patch(oldEndVNode, newStartVNode, container) // 移动DOM操作 oldEndVNode.el移动 到 oldStartVNode.el 前面 insert(oldEndVNode.el, container, oldStartVNode.el) // 移动DOM操作完成后 oldEndVNode = oldChildren[--oldEndVNode] newStartVNode = newChildren[++newStartVNode] } }

本次Diff完成之后还有其他节点需要继续进行,所以需要将diff的过程放入while循环中。满足以下情况时,说明所有节点更新完毕,因此while的条件为 oldStartIdx <= oldEndIdx && newStartIdx <= newEndIdx

第二次diff

第二次diff的情况如图

  • 第一步:比较旧的一组子节点中的头部节点 p-1 与新的一组子节点中的头部节点 p-2,看看它们是否相同。由于两者的key 值不同,不可复用,所以什么都不做。(头部节点:头部素引 oldstartIdx 和 newstartIdx 所指向的节点)
  • 第二步:比较1的一组子节点中的尾部节点 p-3与新的一组子节点中的尾部节点 p-3,两者的 key 值相同,可以复用。另外,由于防者都处于尾部,因此不需要对真实 DOM进行移动操作,只需要打补丁即可。

第二次diff后新旧节点的状态如下

code

第二次比较对应代码

while (oldStartIdx <= oldEndIdx && newStartIdx <= newEndIdx) { // 开始Diff if (oldStartVNode.key === newStartVNode.key) { // 第一步 oldStartVNode - newStartVNode } else if (oldEndVNode.key === newEndVNode.key) { // 第二步 oldEndVNode - newEndVNode // 调用patch打补丁 patch(oldEndVNode, newEndVNode, container) oldEndVNode = oldChildren[--oldEndIdx] newEndVNode = newChildren[--newEndIdx] } else if (oldStartVNode.key === newEndVNode.key) { // 第三步 oldStartVNode - newEndVNode } else if (oldEndVNode.key === newStartVNode.key) { // 第四步 oldEndVNode - newStartVNode // 调用patch打补丁 patch(oldEndVNode, newStartVNode, container) // 移动DOM操作 oldEndVNode.el移动 到 oldStartVNode.el 前面 insert(oldEndVNode.el, container, oldStartVNode.el) // 移动DOM操作完成后 oldEndVNode = oldChildren[--oldEndVNode] newStartVNode = newChildren[++newStartVNode] } }

第三次diff

第三次diff的情况如图

  • 第一步:比较旧的一组子节点中的头部节点p-1 与新的组子节点的头部节点 p-2,看看它们是否相同。由于两者key值不同 不可复用,因此什么都不做。
  • 第二步:比较旧的一组子节点中的尾部节点 p-2与新的一组子节点中的尾部节点 p-1看看它们是否相同,,由于两者key值不 同不可复用,因此什么都不做。
  • 第三步:比较旧的一组子节点中的头部节点p-1与新的一组子节申的尾部节点p-1,两者的key 值相同,可以复用。

第三步比较中找到了相同节点,说明 p - 1 原本时头部节点,但在新的顺序中,它变成了尾部节点。因此将p - 1对应的真实DOM移动到旧的子节点的尾部节点 p - 2 对应的真实DOM后面

第三次diff后的新旧节点状态如下图

code

第三次比较对应代码

while (oldStartIdx <= oldEndIdx && newStartIdx <= newEndIdx) { // 开始Diff if (oldStartVNode.key === newStartVNode.key) { // 第一步 oldStartVNode - newStartVNode } else if (oldEndVNode.key === newEndVNode.key) { // 第二步 oldEndVNode - newEndVNode // 调用patch打补丁 patch(oldEndVNode, newEndVNode, container) oldEndVNode = oldChildren[--oldEndIdx] newEndVNode = newChildren[--newEndIdx] } else if (oldStartVNode.key === newEndVNode.key) { // 第三步 oldStartVNode - newEndVNode patch(oldStartVNode, newEndVNode, container) insert(oldStartVNode.el, container, newEndVNode.el.nextSibling) oldStartVNode = oldChildren[++oldStartIdx] newEndVNode = newChildren[--newEndIdx] } else if (oldEndVNode.key === newStartVNode.key) { // 第四步 oldEndVNode - newStartVNode // 调用patch打补丁 patch(oldEndVNode, newStartVNode, container) // 移动DOM操作 oldEndVNode.el移动 到 oldStartVNode.el 前面 insert(oldEndVNode.el, container, oldStartVNode.el) // 移动DOM操作完成后 oldEndVNode = oldChildren[--oldEndVNode] newStartVNode = newChildren[++newStartVNode] } }

第四次diff

第三次diff的情况如图

第一步:比较旧的一组子节点的头部节点 p - 2 与新的一组子节点中的头部节点 p - 2。发现两者key值相同,可以复用。但两者在新旧两组子节点中都是头部节点,因此不需要移动,只需要patch函数打补丁即可。

diff结果如图

最后while条件为假,退出diff

code

while (oldStartIdx <= oldEndIdx && newStartIdx <= newEndIdx) { // 开始Diff if (oldStartVNode.key === newStartVNode.key) { // 第一步 oldStartVNode - newStartVNode patch(oldStartVNode, newStartVNode, container) oldStartVNode = oldChildren[++oldStartIdx] newStartVNode = newChildren[++newStartIdx] } else if (oldEndVNode.key === newEndVNode.key) { // 第二步 oldEndVNode - newEndVNode // 调用patch打补丁 patch(oldEndVNode, newEndVNode, container) oldEndVNode = oldChildren[--oldEndIdx] newEndVNode = newChildren[--newEndIdx] } else if (oldStartVNode.key === newEndVNode.key) { // 第三步 oldStartVNode - newEndVNode patch(oldStartVNode, newEndVNode, container) insert(oldStartVNode.el, container, newEndVNode.el.nextSibling) oldStartVNode = oldChildren[++oldStartIdx] newEndVNode = newChildren[--newEndIdx] } else if (oldEndVNode.key === newStartV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
-六神源码网